关于抖动的成语(形容抖动的成语有哪些)(24个)

👁️ 9126 ❤️ 712
关于抖动的成语(形容抖动的成语有哪些)(24个)

关于抖动的成语(形容抖动的成语有哪些):不寒而栗,不由自主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,小心谨慎,心寒胆战,心惊胆战,战战兢兢,战战栗栗,提心吊胆,日慎一日,栗栗危惧,洪水猛兽,羊质虎皮,股战而栗,肤粟股栗,胆战心寒,胆战心惊,胆颤心寒,胆颤心惊,恐耸詟栗,褪后趋前,兢兢战战,敦煌变文。1、不寒而栗 bù hán ér lì

释义:不寒而栗 寒:寒冷;栗:发抖。不是因为寒冷而发抖。形容恐惧到了极点。

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酷吏列传》:“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,其后郡中不寒而栗。”

2、不由自主 bù yóu zì zhǔ

释义:不由自主 由不得自己。指控制不住自己。

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1回:“我也不很记得了。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,倒象有什么人,拉拉扯扯,要我杀人才好。”

3、如临深渊 rú lín shēn yuān

释义:如临深渊 临:靠近;渊:深水坑。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。比喻存有戒心,行事极为谨慎。

出处: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
4、如履薄冰 rú lǚ bó bīng

释义:如履薄冰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。

出处: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
5、小心谨慎 xiǎo xīn jǐn shèn

释义:小心谨慎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;不敢马虎大意。

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霍光传》:“出入禁闼二十余年,小心谨慎,未尝有过,甚见亲信。”

6、心寒胆战 xīn hán dǎn zhàn

释义:心寒胆战 形容十分惊恐。

出处:宋·罗烨《醉翁谈录·小说开辟》:“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;论闺怨,遣佳人绿惨红愁。”

7、心惊胆战 xīn jīng dǎn zhàn

释义:心惊胆战 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。战:发抖。

出处:元 无名氏《萨真人夜断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,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,走的我腿又酸又软,不由我不心惊胆战。”

8、战战兢兢 zhàn zhàn jīng jīng

释义:战战兢兢 战战:恐惧得发抖的样子;兢兢:小心谨慎的样子。形容十分害怕或小心谨慎的样子。

出处: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
9、战战栗栗 zhàn zhàn lì lì

释义:战战栗栗 见“战战栗栗”。

出处: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战战栗栗,日慎一日。”

10、提心吊胆 tí xīn diào dǎn

释义:提心吊胆 吊:悬着;不塌实。心和胆好像悬起来;不塌实。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。

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7回:“众僧闻得此言,一个个提心吊胆,告天许愿。”

11、日慎一日 rì shèn yī rì

释义:日慎一日 一天比一天谨慎。形容做事十分小心。

出处: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战战栗栗,日慎一日。”

12、栗栗危惧 lì lì wēi jù

释义:栗栗危惧 栗栗:发抖的样子。形容非常害怕。

出处:《尚书 汤浩》:“栗栗危惧,若将陨于深渊。”

13、洪水猛兽 hóng shuǐ měng shòu

释义:洪水猛兽 洪水:能造成灾害的大水;猛兽:残酷食人畜的凶猛野兽。比喻极大的灾害。

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,周公兼夷狄、驱猛兽而百姓宁。”

14、羊质虎皮 yáng zhì hǔ pí

释义:羊质虎皮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

出处:西汉 扬雄《法言 吾子》:“羊质虎皮,见草而悦,见豺而战,忘其皮之虎矣。”

15、股战而栗 gǔ zhàn ér lì

释义:股战而栗 战:怕;栗:发抖。两腿发抖,不停地哆嗦。形容恐惧异常。

出处:《史记·齐悼惠王世家》:“(魏勃)因退立,股战而栗,恐不能言者,终无它语。”

16、肤粟股栗 fū sù gǔ lì

释义:肤粟股栗 皮肤上起疙瘩,大腿发抖。形容非常恐惧。

出处:梁启超《新民说·论私德》:“夫至以行恶为荣,则洪水猛兽,足喻斯惨耶?君子念此,肤粟股栗矣。”

17、胆战心寒 dǎn zhàn xīn hán

释义:胆战心寒 战:发抖。形容害怕之极。

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2回:“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,众人都胆战心寒,不敢出战。”

18、胆战心惊 dǎn zhàn xīn jīng

释义:胆战心惊 战:通“颤”,发抖。形容十分害怕。

出处:元 郑光祖《刍梅香》第三折:“见他时胆战心惊,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。”

19、胆颤心寒 dǎn chàn xīn hán

释义:胆颤心寒 颤:颤抖;寒:忧惧,战栗。形容极度惊慌恐惧

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96回:“半空中一声霹雳,只震得三妖胆颤心寒。”

20、胆颤心惊 dǎn chàn xīn jīng

释义:胆颤心惊 颤:发抖。形容害怕到了极点

出处:元 施惠《幽闺记 士女随迁》:“生长升平,谁曾惯遭离乱,苦怎言。胆颤心惊,如何可免。”

21、恐耸詟栗 kǒng sǒng zhé lì

释义:恐耸詟栗 害怕得发抖。 唐 谷神子 《博异志补编·吕乡筠》:“抽笛吹三声,湖上风动,波涛沆瀁,鱼鱉跳喷, 乡筠 及童僕恐耸讋慄。”

22、褪后趋前 tuì hòu qū qián

释义:褪后趋前 形容前前后后向人献殷勤。

出处:元·贾仲明《荆楚臣重对玉梳记》第三折:"你道是如何发付,我索避着不做。我这里敛袂回身,褪后趋前,眼笑眉舒。"

23、兢兢战战 jīng jīng zhàn zhàn

释义:兢兢战战 兢兢:小心谨慎的样子;战战:畏惧的样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。
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四折:"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,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"。

24、敦煌变文 dūn huáng biàn wén

释义:敦煌变文 敦煌石室 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。是 中国 唐 五代 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。 王重 民等所编《敦煌变文集》中搜罗的 敦煌 变文较为宏富。参见“ 变文 ”、“ 敦煌石室 ”。

← tplink路由器怎么开启wps功能? 悲的解释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