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本文深度解析《中餐厅》综艺在泰国的拍摄选址策略,通过梳理节目发展历程,剖析象岛、普吉岛等核心拍摄地的地理特征与文化价值。从文旅融合视角解读节目如何借助泰国旅游资源实现内容升级,探讨海外取景对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,并揭示影视IP与目的地商业价值的共生关系。
一、节目缘起与泰国选址基因
作为首个在海外持续录制的明星经营类综艺,《中餐厅》自2017年首播即锁定泰国象岛。这个未被过度开发的热带秘境,既符合节目组"原生态海岛"的视觉需求,又能满足嘉宾体验异国风情的创作诉求。制片人王恬曾透露,象岛保留完整的泰式生活场景,从渔村市集到临海民宿,为节目提供了天然的故事容器。
二、象岛:文化碰撞的天然剧场
位于泰国东南部的象岛,其40公里海岸线与茂密雨林构成双重景观。节目组巧妙利用岛上中泰混血家庭经营的珊瑚湾餐厅作为主场景,木质结构建筑与热带植物形成强烈视觉符号。当地渔民提供的新鲜海产,成为明星展示厨艺的重要素材,如张亮研发的"椒盐皮皮虾"直接带动象岛海鲜餐饮热度。
三、普吉岛的商业化转型
第三季转战普吉岛折射出节目的商业进阶。相比象岛的原始气质,普吉成熟的旅游配套为节目植入更多商业元素:芭东海滩的霓虹夜景、卡伦观景台的日落直播、攀牙湾的游艇宴席,这些标志性场景将美食与观光深度融合。节目中出现的江西冷购物中心、西蒙人妖秀场等,均成为观众打卡的"综艺同款"坐标。
四、非遗美食的跨文化传播
在清迈录制的特别篇中,节目组将选址聚焦传统泰北村落。黄晓明制作的傣味包烧、杨紫体验的泰式米粉摊,通过镜头语言展现食材采集、古法烹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这种"沉浸式在地化"拍摄模式,使观众在欣赏明星互动时同步认知泰国饮食文化谱系。
五、影视IP与旅游经济的共振
据泰国旅游局统计,节目播出后象岛中国游客增长37%,当地中文导游需求量激增。节目组与泰国国家旅游局达成的"影视+旅游"合作模式,开创了文化输出新范式。象岛商会数据显示,2019年岛上新增中餐厅23家,其中6家由节目粉丝投资经营,形成独特的综艺衍生经济链。
六、选址策略的迭代升级
从单纯追求异域风情到注重文化纵深,节目组近年尝试多维度选址:曼谷唐人街展现华裔社群生活,清迈山区探索山地部落饮食,大城历史公园融入古迹元素。这种"点-线-面"的拓展路径,既保证视觉新鲜度,又构建起立体化的泰国文化图景。
七、技术赋能的场景创新
第七季引入AR虚拟场景技术,在普吉查龙寺实现古今建筑叠加。无人机航拍展现的攀牙湾"海上厨房",通过上帝视角强化视觉奇观。这些技术应用不仅突破传统拍摄边界,更将泰国地理特质转化为独特的叙事语言。
八、文化折扣与本土适应
节目在尊重泰国习俗的同时进行本土化改造:将佛教斋节融入菜品设计,邀请皇室御厨指导摆盘艺术。但第四季出现的"泰式麻辣烫"争议,也暴露文化移植的风险。这种矛盾恰恰体现跨国制作需要平衡娱乐属性与文化真实性。
九、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沉淀
节目催生的"象岛效应"已形成完整产业链:爱奇艺推出VR全景旅行视频,携程上线明星同款美食路线,抖音涌现大量素人复刻挑战。泰国政府更将拍摄地纳入"影视旅游认证计划",使临时取景地转化为长效文化地标。
十、未来趋势与行业启示
随着东南亚取景地竞争加剧,节目组开始探索差异化策略:深入北部山区挖掘小众食材,联合泰国高校研发创意料理,甚至尝试与当地电影节联动。这种"文化深挖+产业联动"的模式,为海外综艺制作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。
除核心拍摄地外,节目还涉及甲米宏岛的水上市集、华欣火车站的复古晚宴、大城府遗址的宫廷宴等特色场景。这些次要取景点虽出镜时间较短,却共同构建起泰国多元地域形象。例如华欣圣托里尼公园的蓝白建筑群,完美复刻希腊风情;而夜功河萤火虫餐厅则将自然奇观融入用餐体验。
节目选址背后是精密的成本核算体系。象岛拍摄期需协调30余家当地服务商,包括翻译团队、设备租赁、安保医疗等,单季基础开支超800万人民币。为降低风险,制作组采用"核心区+辐射点"模式,80%场景集中在半径5公里范围内。
明星效应带动取景地商业进化。赵薇在象岛佩戴的椰壳项链成为爆款单品,黄晓明光顾的芒果糯米摊月销量翻10倍。这种"明星同款"经济催生大量创业项目,如仿制节目中竹制餐具的手工作坊,开发明星菜谱的连锁餐厅等。
技术团队针对泰国气候特点制定拍摄方案:雨季采用防水摄影设备,旱季配备降温喷雾装置。在清迈山区拍摄时,特别设计可拆卸式透明厨房,既保证拍摄通透感又抵御山风侵袭。这些细节投入使节目画面始终保持电影级质感。
节目对泰国餐饮文化的深度挖掘产生学术价值。北京外国语大学曾以节目为案例,研究美食综艺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转译策略。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则将节目素材用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,分析影视营销对目的地形象的塑造机制。
从象岛到普吉,《中餐厅》的泰国取景史本质上是场文化解码实验。当湘菜遇上冬阴功汤,当明星走进市井巷陌,综艺镜头不仅记录美食碰撞,更完成对两国民众生活图景的互文性书写。这种充满烟火气的文化交流,恰是影视IP最珍贵的时代注脚。